在選擇和使用
電感線圈時,首先要考慮線圈的檢查和測量,然后判斷線圈的質量和質量。準確檢測電感線圈的電感量和質量因素Q,一般需要專用儀器,測試方法復雜。在實際工作中,在使用儀器測試之前,可以先檢查線圈的通斷判斷Q值。深圳市創盈非晶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為您詳細介紹一下:
一、根據工作頻率,選擇線圈的導線。
在低頻段電壓下工作時,
電感線圈一般由漆包線帶絕緣線制成。在工作頻率高于數萬赫茲或低于2MHZ的電路中,采用多股絕緣導線繞組線圈,可有效增加導體表面積,克服皮膚收集效果的影響,使Q值高于同一界面劑的單線繞組線圈30%~50%。在頻率高于2MHZ的電路中,電感線圈采用單粗導線繞組,導線直徑一般為0.3~1.5mm。采用間繞感應線圈,常用鍍銀銅線繞制,以減少額外損失,其效果不如單根導線好。
二、選用優質線圈骨架,減少介質損失。高頻場合應選用高頻介質材料,并采用間繞法繞制。
三、選擇合理的線圈尺寸,可以減少損耗。
四、合理選擇屏蔽直徑。
屏蔽太小會增加線圈損耗,降低Q值,增加體積,所以我們必須選擇合理的直徑尺寸。
五、使用磁芯可以顯著減少線圈數量。
減少磁芯不僅可以減少線圈的數量和體積,還可以提高線圈的電阻值和Q值。
六、減少繞線圈的分布電容。
盡量采用無骨架繞線圈,可減少15%-20%的分布電容。對于多層電路線圈,直徑越小,繞組長度越小,分布電容越小。因此,繞組長度應減小。
七、選擇較大的線圈直徑,減少線圈損耗。
可以選擇較大的線圈直徑,有利于增加體積,減少線圈損失。一般接收機可選擇單層線圈直徑12-30mm,多層線圈6-13mm,體積最高不超過20-25m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