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感是導體反對流過它的電流變化的傾向。電流的流動在導體周圍產生磁場。電場強度取決于電流的大小,并隨電流的任何變化而變化。根據法拉第感應定律,磁場通過電路的任何變化都會在導體中引起電動勢(EMF)(電壓),這個過程被稱為電磁感應。由變化的電流產生的感應電壓具有反對電流變化的作用。這是由楞茲定律陳述的,這個電壓被稱為反電動勢。
電感的定義是感應電壓與引起感應電壓的電流變化率之比。它是一個比例系數,取決于電路導體的幾何形狀和附近材料的磁導率。為電路增加電感而設計的電子元件稱為電感器。它通常由線圈或螺旋線組成。
![](/uploadfile/image/20220608/2022060808300112112.jpg)
電感這個詞是由奧利弗·海韋賽德在1886年創造的。它是習慣使用符號{\displaystyle L}電感,以紀念物理學家海因里希倫茨。在國際單位制中,
電感的單位是亨利(H),這是當電流以每秒一安培的速度變化時,引起一伏特電壓的電感量。它以約瑟夫·亨利命名,他獨立于法拉第發現了電感。